C-130战术运输机的气动布局设计特点
C-130“大力神”(Hercules) 运输机是美国洛克西德-马丁公司设计生产的一款中型涡桨战术运输机,是美国战术空运力量的绝对主力。生产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,目前已发展了60多种型别、产量超过2300架,总计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这款飞机,它是迄今为止最成功、最具特色、最受欢迎的中型运输机。它的设计应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大量先进技术,引领了中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展方向。因此,有必要对该型飞机的气动布局进行研究,旨在为国内中型运输机的研制提供参考。
1 总体布局
C-130飞机采用大展弦比、平直无后掠角、悬臂式上单翼,机翼翼吊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,后掠式垂直尾翼(简单垂尾)、正常式水平尾翼(简称平尾),机身前端为雷达舱、其后为驾驶舱、货舱、机身尾部布置大型货舱门,前三点式起落架、提升式主起落架在机身两侧,向上收藏在起落架鼓包内[1],三面布局图如图1所示(单位为in,1in=25.4mm)。
C-130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其设计力求满足战术空运的实际要求,因此非常适合执行各种空运任务。
图1 C-130飞机布局图Fig.1 C-130 aircraft layout
2 气动布局设计特点
2.1 机翼
采用悬臂式上单翼结构是C-130的一大特点,它引领了后续运输机上单翼布局的潮流,在此之前的大多数运输机(如著名的C-47飞机)大都采用下单翼布局。与下单翼相比较,上单翼布局具有如下的优点:(1)发动机/螺旋桨距地面的距离增大,适合于在前线野战机场、未铺砌道面上使用;(2)机翼离地面高,不与地面车辆相干扰,便于货物装卸;(3)上单翼布局气动干扰阻力较小,升阻比较大。
C-130飞机机翼按远程巡航飞行状态并结合短距起降要求进行设计。巡航状态的设计涉及到机翼展弦比、后掠角、梢根比等平面参数,同时要开展翼剖面的配置和结构之间的综合权衡。
2.1.1 平面参数
机翼展弦比的增大有利于降低诱导阻力、提高升阻比,但结构重量(质量)也随之增大[2]。图2给出了不同飞行马赫数(Ma)时飞机起飞重量随展弦比的变化曲线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在各种巡航马赫数情况下展弦比在8~11的范围内都比较平坦,趋势显示,较大的展弦比更适合于较低的速度,最小重量出现在展弦比10左右。C-130的巡航速度较低,展弦比取10。
图2 起飞重量随机翼展弦比变化曲线Fig.2 Takeoff weight variation curve with aspect ratio
机翼后掠的作用主要在于延缓压缩性效应,允许较高的巡航马赫数;缺点是后掠翼造成翼尖载荷增大和结构展长加长,这将引起结构重量的增加,而且后掠角引起的横向流动使边界层在翼尖堆积加厚,容易在翼尖处先发生分离并导致失速[3]。图3给出了起飞重量与机翼后掠角的关系曲线,高飞行马赫数时用较大后掠角有利,巡航速度低则用小后掠或平直机翼,C-130飞机的巡航马赫数为0.5,直机翼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图3 起飞重量随后掠角变化曲线Fig.3 Takeoff weight variation curve with sweep angle
梢根比是机翼平面形状的又一重要参数,通常由以下条件来决定:
(1) 机翼翼弦的分布应使展向升力/环量分布趋近椭圆分布,以降低诱导阻力,从而避免额外的几何或气动扭转。
(2) 机翼翼弦的分布应使剖面升力系数与剖面特性相兼容,避免可能导致抖振、阻力激增或流动分离的过高剖面升力系数。
(3) 应注意梢弦不应太短,因为热效应会引起剖面升力降低并提前分离失速。
(4) 梢根比越小,机翼结构重量越轻;在同等条件下梢根比小,可增大油箱容积。
C-130飞机通过综合权衡最终梢根比定为0.46。
2.1.2 翼型配置
C-130机翼翼根翼型采用NACA 64A318,翼尖翼型采用NACA 64A412,翼根相对厚度为18%,翼尖相对厚度为12%,最大相对厚度位于40%弦长处,相对弯度分别为3%和4%。这种NACA6系翼型具有层流流动特征,可明显减小摩擦阻力。图4给出了C-130飞机所用的翼型形状和上表面典型的压力分布形态,其前缘有较大范围的顺压梯度。
图4 C-130飞机NACA6系翼型Fig.4 C-130 aircraft NACA6 series airfoil
2.1.3 增升装置
高升力装置的设计是高升力要求与低阻力之间的匹配。C-130飞机机翼设计出色地解决了巡航与短距起降之间的矛盾,采用单缝富勒襟翼从而避免使用复杂的高升力装置。发动机失效起飞时,较小的阻力可以保持安全爬升率,特别是C-130飞机要求在很短的未铺砌跑道上起降使用,为此要求襟翼起飞偏角较小,为获得更高升力,需要伸长弦长以增大机翼面积。C-130采用富勒襟翼通过增加弦长从而增大机翼面积,襟翼起飞构型如图5所示。C-130飞机在无动力情况下升力系数为2.2,在有动力情况下升力系数可以达到3.4。
文章来源:《飞机设计》 网址: http://www.fjsjzz.cn/qikandaodu/2021/0211/362.html
上一篇:飞机设计与制造中数字化技术应用价值
下一篇:军工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